2015-07-21

最具象的單位 vs. 最不可測的創作 單位展


( 2015.04.10 @TOKYO 文/Show.D 圖/Show.D )

空氣、水、物件、光、聲音與自然環境,如何讓這些自然存在的東西被具體呈現,進而便於人們測量、比較、分享、計算、變換甚至是規格化的道具,那就是「單位」。

日本東京21_21 DESIGN SIGHT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單位作為載體,以各式各樣的表現方式讓觀眾們從製作物品的工匠、設計師的視角觀察世界,甚至從「單位」觀察到文化與社會的背景。希望大家拋開日常對單位的刻板印象,能以新的觀點與創造力的角度一起來《單位展》徜徉在單位的世界裡。







看過不少主題展,甚至是以「單位」為題的展覽其實也不在少數,但策展團隊在《單位展》之中精心策劃諸多互動的設計,不論大人或小朋友都能夠經過實際操作體驗單位的存在。

像是「蘋果有多大?」的作品,透過感知器比劃出你認為蘋果的大小,系統會判別出你所比劃的大小對應到的物件,時不時也會出現南瓜、柚子等落差有點大的水果,就連一樣是富士蘋果也會有大中小之分喔!



比劃看看蘋果有多大。是誰比了個海灘球跟達摩的啦!


展覽空間被區分為兩個區塊,較小的第一展區著重在日常單位的體驗與定義之上。透過比較以及視覺化、實體化的方式,將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單位們一一展現出來,包含實際體驗一貫(古時五千兩的單位)有多重、5秒鐘有多長的測試、依照身高對比適當高度的凳子之外,其中以「容積的比較:1公升(1L)的水為多少?」使用化學實驗室裡的各式玻璃瓶盛裝1公升的水,經過組合與排列打在燈光下,美得很吸睛。


第一展區中可以透過觸摸、體驗,實際感受到生活中常見的單位
容積的比較,全部都是一公升的水在不同的化學容器中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美感

除了我們所熟悉的長度、面積等單位之外,第一展區之中也列出了不常使用但非常重要的單位,像是地心引力的牛頓、能量的導出單位焦耳、近幾年成為東日本最關注的對人影響輻射單位西弗等,連同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到的電子數位化單位也透過七台螢幕實際地做出對比。

原來1GB等於3億5791萬3941個文字量,也等同於128張512X512, 24bit的影像量,但1600X900 pixel的影像8.285秒就會放完了!(大家暈了嗎?)


情報的比較,1GB等於多少文字量、影像量呢?一次攤開比較看個清楚


第二展區內則是擴大到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單位,不論是我們所使用的影印紙大小差異,日本清酒釀造桶到小酒杯的比較,或是羅列從1公分到100公分的生活物件,在這裡總是可以聽見觀眾的驚呼聲。







長度的比較,從1公分到100公分這些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物件。目前還有幾個公分找不到主人,還請大家幫幫忙~

以日文濁音的點點為1的單位,將所有字母都標注上重量,並且實際比較了輕與重、家庭與工作等字的重要

所以平假名之中家庭(katei)比工作(shigoto)來得重要是有憑有據的呀!


展區的後方則是以設計、藝術的手法來呈現單位與尺度,以設計師與藝術家的視野再一次地瞭解我們所使用的單位。其中藝術家野老朝雄的作品「KumaponG」是從判定為最美的依據「黃金分割率(1:1.618)」,無意間排列組合後赫然發現像是一隻熊!



野老朝雄KumaponG

設計師眼中在玻璃裡的空間單位可以怎麼運用

將數字與月份相結合,變成更容易記憶與閱讀

單位的轉換接龍,圖中為5.4平方公尺的千元紙鈔集合起來將會是47萬3000元

單位的數學解題法海報設計。(疑?這樣有變比較會解題嗎)

命的單位,用大象、人、老鼠的心跳節奏轉換成影像速率,配合著耳邊咚咚作響的心跳聲,扎實的感覺生命的單位


單位展讓人驚艷的不單是展覽的內容,一樓免費入場的概念商店Measuring Shop則是由method山田遊所負責監製。

過去打造國立新美術館商店SFT、引領日本伴手禮新風格Tokyo’s Tokyo,山田遊將專門回收企業廢料的NAKADAI與單位相關的設計商品巧妙地共置一室,並且找來Noritake為《單位展》設計限定商品,一反日本文化中將價錢隱藏起來的內斂,將含稅價當成主題直白地放在正中央,透過商品也反映出另一種社會文化。






免費入場的measuring shop為單位展設計的限定商品,每個都讓人好想帶回家


《單位展》於21_21 DESIGN SIGHT的展出至2015年5月31日止,展覽期間也在週末舉辦設計師與藝術家的講座,在24、25日六本木ART NIGHT期間更是成為一大兩點之一。根據消息指出,《單位展》可望在明年(2016)冬季或春暖花開之際與大家在台灣見面喔~




--
採訪後記:

這次不只是看展,還實際參與了一些幕後的工作,我在某日完成任務之時,在自己的臉書寫下這段文字:

「本週是單位展measuring shop的小幫手,終於有機會偷偷觀察山田 遊先生在現場指導,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在某些店裏會特別容易腦波弱。

山田先生計較展台與展台間的距離(不是『憑感覺』,是真的拿捲尺在量)也超在乎白天時陽光打進店內的氛圍(非要親眼確認不可)我一邊嘴硬地說愚民大眾哪會注意到啊,但總算得到解答,為什麼在某些店裏總會特別容易掏錢包,絕對不是因為被下蠱!」


讓人感覺到驚喜的展覽,絕對不會只是作品本身這麼單純,魔鬼真的都躲在細節裡呀。



--
本文同步刊載於MOT / TIMES
MOT / TIMES編輯版
Show.D @MOT/TIM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